改革的实质是我国制度自我完善,改变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放是以洋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初级阶段必然需要的改进。

总结历史的经验,我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当今是开放的世界,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与之接轨,不能关起门来建设,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沿海、沿江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利用外资来看,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国,也是连续六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新世纪的青少年,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面对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任,应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才对。

可对阿会来说,改革开放无疑是她们家厄运的开始,因为爸爸越来越少回家,有时候两三个月都看不到人,妈妈经常唉声叹气,幸好有爷爷奶奶撑着。

可惜好景不长,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已是风烛残年的人了,不生病则罢,生起病来就治不好,两年时间便相继去世了。

屋里只剩下一家三口,准确的说应该是两口半,房子倒是够宽,里面的生活气息却越来越少,因为妈妈也去工厂上班,赚点钱贴补家用了。

阿会读初中了,也不是当初的懵懂女孩,知道父亲拿回来的钱不少,完全够她们母子生活,母亲去打工纯粹为了排解寂寞,虎狼之年的孤单,能咬牙挺过去的有多少啊?

在外面虽然算不上多漂亮,在家里却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因为父亲经常没在家,母亲生下她后就再也没有生,不当宝贝一样宠爱才怪。

虽然父亲很少回这个家,母亲和他却没吵过架,阿会说起来时,她也只是淡笑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看我们家的房子,家里的摆设,哪一样不是你爸爸冒险挣来的?”

“妈!我已经长大了,知道很多东西是钱不能代替的,尤其像你这样保守的女人……要不然让爸爸不要出去了吧!”阿会懂事的说。

“不!贫贱夫妻百日哀,天天在一起,没钱花肯定要吵架,还不如这样隔一段时间回来一次,小别胜新婚嘛!”母亲幽幽的说。

她知道妈妈这是硬撑着,不让刚明白事理的她心灵留下任何阴影,有损爸爸在心目中的形象,其实……父亲已经两三个月没回来了。

多少个夜晚梦中醒来,看见母亲看着某一个地方发呆,又有多少次触到这个话题,她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问题,有几次还悄悄躲在暗处擦眼泪……。

别说每年只有一半不到的时间在家,就算父亲整年不回来,在别人眼里,这也是完整的家,母亲走在前面,没人敢说什么。

然而……就在爷爷奶奶死后第二个年头,一次突如其来的海上风暴过后,爸爸再没回来过,从这个家庭消失,阿会再也没见他了。

“妈!爸爸和你相处的日子那么少,大不了再找一个,哭有什么用啊?”阿会不懂事,硬着心劝慰母亲,自然免不了一场臭骂。

“你爸爸没有死,总有一天会回来,要是我重新找一个,他能对你那么好吗?”母亲擦干眼泪认真的说。

“老人家的确对我好,可我看着你可怜,却又找不出什么理由恨他……现在这年头,这种事多的不得了……!”阿会毕竟涉世未深,找不到更好的劝说词。

“女人要讲究三从四德,否则死后祖坟里不会收,别说你已经十几岁了,就算结婚没几年,我守寡了也不会再嫁!”母亲态度坚决,而且制止阿会别再说下去。

当时她似懂非懂,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那样,后来自己的丈夫去世了,才知道做女人的艰难……重新嫁一个人,那要多大的勇气哦!

母女两相依为命,全靠父亲以前出海打鱼的积蓄和母亲打工的工资生活,阿会星期天或者节假日,又去帮忙做点零工什么的,经济方面倒没什么困难。

但母亲一直郁郁寡欢,往日脸上开心的笑容难得一见,终日除了上班就是上班,偶尔教一下阿会女生必修课程外,这个家基本成了母女俩睡觉的地方,找不到一丝乐趣。

人不能太贪,后来发生的事证明,如果只是这样,已经算不幸中之大幸了……可老天偏偏要和她作对,这点幸福的权利都不给啊!

阿会十七岁,花一样的豆蔻年华,难免会像其他女生那样找男朋友,就算没有任何事发生,至少违背了母亲的意思,没等到高中毕业呀!

她读书比较早,因此成绩一般般,看样子肯定考不上大学,所以老人家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读完高中,你打工也好嫁人也罢,那时已经十岁,我也可以放心喽!

她不是故意要违背母亲的意思,而是这男生长得特别帅,最起码外表打动了她,见面几次就芳心暗许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