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七月十这一天,码头堆着了很多松树,每一根都在一头给削尖了。

家里的船只全部停止出海捕鱼,而把砍下来的竹子和松搬上船运到石滩,因为谢冰林要搭建蚝棚了。

其这这个时候有一点晚了,最好的时候是在四五月份,可当时各方面并不成熟,谢冰林只能推迟到这个时候。

两艘小的船并不能放下这么多松木与大竹子,谢冰林让人把所有的松子与竹子都搬到大船上,两只小船空着行驶。

加入集团制的十户人家家中的壮丁也因为要跟着一起出海打桩,所以都要出海,这让他们有幸坐上了村里梦寐以求的大船。

村正当初上来过一次,可再次坐上来还是相当的震憾。

谢冰林也带上五十人出海,全部都是孔武有力的大汉。

他们是还没退潮就出海的,七月份的潮水,大多在晚上才涨的,有句话在当地是这么说的秋流晚不干而且七月份晚上超海的水位比六月份的水位要高,但退的水位却比六月份的水位要低一些。

可打桩建棚必须要在白天。

白天在退潮进打桩,打桩是一个体力活,虽然蚝棚像一个瓜棚一样,可在海中建一个人瓜棚似的蚝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木桩最起码要打进海里一米之深。

他们一早出海,到了石滩的时候,潮水开始退潮了,谢冰林对着他们大声说道:“大家把木桩和柱子都搬到下面的两艘船上,昨天与大家说要怎么建的蚝棚还记得吧!”谢冰冰林已经给他们上过两天的课的,昨天晚上还特意加强了一下。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东家,小的记得!”

“既然如此那就干活吧!”谢冰林虽然与他们上过课了,但还是不放心,第一次他还得来盯着才行。

来谢冰林这里干活的人,第一时间就得先学会泅水,不管男女。

因为女的不能像男的那样直接在海里学泅水,为此,谢冰林还特意在码头建一个室内的水池,把海水引进来。

这样女人就可以在里学涃水了。

刚开始还有顾忌的妇女这下子都高兴了。

所以能出海的都是泅水的好手。

独眼也许胖子也跟着来了!别看许胖子胖,可人家泅水可快了!

刚开始大家还不太熟悉,打一个蚝棚的桩,用了一个多时辰才打完。

后来他们都打到的诀窍,接下的都在一个时晨给打完了。

两艘鱼船,一艘打桩一艘搭棚,分工合作,倒也默契。

在木桩上建棚,竹子和竹子之间搭建起来,形成一个网格,因为这里没有水泥沾蚝,所用的是竹篮子,所以每竹子的间距要比前世的蚝棚要宽上许多。

四面挂上竹篮子还不会互相碰撞才是最好的,搭建得太密集了,生蚝不容易长棚的,生蚝是吃微生物的海藻,太过于密集也会阻碍潮水的流通。

挂得太密的生蚝也会发生蚝瘟的,在这里因为养殖的生蚝谢冰林还是首例,所以占了一个先天的条件。

扎蚝棚绳索是麻绳,用的还是最好的那一种,因为到时候人要走在蚝棚上面吊蚝篮的,扎不稳,也就是受不了重量会掉下去的,生蚝长时间在竹竿上吊着也会随着掉下去。

第一天他们只搭建了五个蚝棚,跟谢冰林预计的还少了一个,可他们并不熟悉,谢冰林也没办法,当天大家就上到大船上住下,等明天才再开始。

把大船开出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住人,这样省了来回往反的时间。

船有菜有肉,但海鲜就当地取材了,直接在海里抓了。

这个时候独眼就发挥了作用,他直接下海捞了许多贝类上来。

谢冰林破例给他们煮了饭,因为明天要干活,所以煮的是大米饭。

在谢家干活都十分满意,因为有白米饭吃,还管饱,但有一点就是不能浪费。

吃多少就盛多少。

饭后,大家都在甲板上乘凉,村正向谢冰林问道:“冰林,搭建这个棚子可真的能养蚝?”

“那当然啦!”野生的生长速度慢很多。

可挂起来,生长速度很快的,小孩巴掌大的生蚝,挂几月后,就有双倍大了,有一些还不止呢。

谢冰林预计先搭建十五个蚝棚,因为第一年还要叫购很多生蚝的,到了第二年,会加入集团制的人多了,自然捡生的人少了,可养殖的多了,需要的蚝棚也会跟着要多建了。

“天色不早了,大家都早一点休息吧!”明天还要干活的。

谢冰林对他们说完,就自己回房休息了!

第一继续,连续了三天才把十五下蚝棚给搭建完。

谢冰林回到家中时,才想起明天是鬼节了!

他们的船回到码头时,已有村民在等着了。

谢冰林在他们下船之时,就对他们说,“大家回去后,就相互传一下话吧,谢家开始收购生蚝了,价格依旧,小的也收,价格等同中蚝的一样。”

三娘就问道:“冰林啊,那我们做甚呢?”谢冰林对他们说暂时是不用去捡生蚝的,有事安排给他们。

“不用急,等收到生蚝,就有任务分给大家的,只有听安排,年底就能拿到分红!”

听到谢冰林这么说,大家都笑了!

三娘是最开心的,她发现加入集团制,她轻松了许多。

不用出海干活,也能在工坊做事,也有工钱也领,现在的她可不愁儿子找不到好的姑娘了!

红林村的人,外村的姑娘都是抢着要嫁进来的。

上次媒婆已经找了她好几次了,可她都加拒了。

儿子还小,不着急。

谢冰林传出来的话在红林村一下子炸开了,听到谢家发话了,当天就有人开船出海了!

谢冰林走到老宅那边,对谢慎行他们说道:“大伯父,二伯父,劳烦明天你们走一趟,去通知附近的村子,我们家开始收生蚝了!”

谢慎行疑惑不解,“冰林,怎么这么早就开始收生蚝了?”

谢冰林望着因为放冰雪的事,而消瘦了许多的谢慎行说道:“二伯父,你放心吧,我自有用处的。”

鬼节这一天,大家祭祖后,都出海捡生蚝了!

经过大半年的生长,有一些生蚝已经长大了许多。

而且谢家这次发话了,大中小都收购。

谢慎行他们兄弟俩去传话后,去年卖生蚝给谢家的人都开始忙活了起来。

不过他们也有点好奇那些入了集团制的人家又是如何的。

空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都编了很多筐子,这次可以派上用场了。

谢冰林的话才让人传出去一天,第二天就有人把生蚝给捡到码头上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