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五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回吐蕃之后,吐蕃大将军墀松得表面上心痛不已,实则内心之中早就乐开了花。

征讨小勃律,他身为戎马半生的带兵大将,梅阿迥让他留守匹播城,这是有深意的。

梅阿迥作为一国之君,之所以亲率叔父与兄弟,以身犯险征讨敌国,还不是怕大将军墀松得功高震主!

吐蕃作为一个高原游牧民族国家,他的政治格局有别于大唐,严格意义上来说,吐蕃应该属于会盟制度的一种。

吐蕃国君,也就是赞普,与其臣下各部落领主,通常一年一盟。

至于会盟目的嘛!

无外乎就是巩固诸领主对赞普的效忠,继而保证全国政治的统一。

松赞干布,是个好干部啊!

他在世之时,将吐蕃划为五茹、六十一东岱。

当然了,游牧民族的政治体系,肯定没有我大汗民族这么先进。

这些“茹”与“东岱”,并不等同于大唐的“道”与“州”。

“茹”?

这特么不是我初恋情人的闺名吗?

呵呵!到了吐蕃人这里,“茹”与“东岱”既是行政单位,战时亦为军事单位。

硬要打比方的话,“茹”就相当于满清鞑子的“旗”,八旗的“旗”。

而“东岱”就是千户所。

好干部松赞,将吐蕃国内的一些小部落酋长全都任命为东岱领主。

而这些东岱领主为了自己部落的生存与发展,纷纷又各自孝忠于自己看好的茹领主。

这就形成了,类似于我大汉民族的党争。

都是为了利益嘛!有了党派,当然就有明争暗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古今皆适用,并非到了高原游牧民族就不是真理了!

梅阿迥本身就是一位茹领主,他之所以能够登上赞普之位,无非就是当初麾下效忠的东岱领主多嘛!

可是,当他成为赞普之后,渐渐的,利益分配完毕。

毕竟既得利益是有限的嘛!

你多一点,他就少一点,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觉得自己获得的利益比别人少的那一部分人,就开始不安分了。

他们想要重新找到一个,可以带给他们更大利益的人。

再加上,梅阿迥已经是赞普了,自己也有些松懈了,卸磨杀驴自是难免。

有些事情不会再亲力亲为,大将军墀松得,便有了兴风作浪的机会。

当梅阿迥意识到这个问题之时,墀松得羽翼已渐丰。已经是吐蕃国内仅次于他的第二大势力。

麾下,洛扎、改呈术、墀邦木、墀塘艺噶、娘若、局巴、章葛等东岱领主,已经与之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梅阿迥决定,再也不能给他表现的机会了。

于是,才有了贵为赞普的他,亲征小勃律一事。

谁曾想,狗屎运爆棚的梅阿迥,碰到了猪一般的张思礼,还真让他建立了不世之功。

灭小勃律之后,梅阿迥在吐蕃国各东岱领主中,声望再次如日中天。

可叹!尝到甜头了的梅阿迥,竟然不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非要作死再征大唐。

果然是,走久了夜路,碰上了鬼!

本来是为了防狼,这回可倒好!彻底给狼腾地方了!

墀松得焉能不兴奋?

这特么!简直比做梦娶媳妇还令人欣喜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