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寺的普愿禅师上船后,李宁在十五丈船的大厅里大摆宴席接见了他,算是正是结识了南方禅宗。
李宁对于佛教禅宗或是道教茅山,即不排斥,也不迷信。但是,陆简礼对于宗教不论佛道,都颇为信奉,连带陆婉也有所信服。所以李宁才会大方得送禅宗高僧去往庐山。
昔日,陆简礼得知,李宁曾带着陆婉去过茅山,还拜访了名士顾况和洞真先生,也是艳羡不已。
一路上,陆婉之所以能不时给李宁介绍名山大川,还是受其父影响。如今的宴会中,陆简礼对普愿禅师和昙觊禅师,极为殷切。
他们不时还在探讨法理,辩论不停。不过,李宁和陆婉倒是都对这些不感兴趣。陆婉说是信奉宗教,还不如说喜爱游山玩水。
左首的普愿禅师看出李宁对佛理不感兴趣,于是岔开话题问师弟昙觊禅师道:“师弟为何只带一名弟子?此次庐山观礼,听说智藏师兄和怀海师兄都会前来。怎不多带些弟子见见世面。”
昙觊禅师看到师侄灵鹫闲和尚,不断向他使眼色,只好自谦道:“正是因为不少师兄也会前去,所以才只带一名聪慧弟子。其他弟子不成器,免得出丑。”
普愿禅师一听师弟昙觊禅师如此说,便又询问道:“可是受九华山地藏禅师影响。”
昙觊禅师只好默认此事,不做辩解。
普愿禅师接着道:“新罗地藏禅师在宣池之地久负盛名,其下弟子广传佛法。此事都怪师兄,若不是我说在池州宣法困难,你也不会从启秀寺离开。”
昙觊禅师马上回道:“此事怎能怪师兄,宿松县人烟稀少,不及宣池之地,我是自愿前来。只是地藏禅师弟子大肆宣扬菩萨转世之说,师弟也是无可奈何有。”
普愿禅师劝解道:“我派佛法,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可强求世人全信。”
昙觊禅师恭敬道:“受教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