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毕竟是一国之君,比司马迁要镇定的多。
也想的多。
刘彻忐忑开口:
“老三,这东西造价几何?工艺是否复杂?”
“造价?”
刘旦仔细想了想,除过搭工坊花费多,好像没花多少。
原材料就是一些木头、竹子之类。
他斟酌一会儿,说道:
“这么一箱子纸,应该需要个几百文,造的越多越便宜,后期可能几十文就行。”
“至于工艺,找几个匠人,培训一两天就能手。”
“一点都不复杂。”
话音刚落。
“好!”
“哈哈哈!大好!”
刘彻龙颜大悦,如此贵重的东西,他本以为难以制作,没曾想如此简单。
他的第一想法和司马迁一样。
“推广!一定要大力推广!”
“有了纸张,我大汉子民识字将会更容易,届时将会有更多的人才为国所用!”
刘旦笑眯眯看着,等刘彻冷静下来。
他冷不丁的说道:
“父皇,东西虽好,但也不是说推广就能推广的。”
“有些人可不一定愿意看到这东西面世。”
刘彻冷下脸来。
“什么意思?”
他刚说要推广,利国利民。
马就有人唱反调了?
欺我刀不利呼!
刘旦指着案几的白纸说道:
“纸张虽好,但一经面世,必然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就像统一货币权一样。
对百姓、国家好,对某些人不一定好!”
刘彻沉下来脸,想了想就知道老三说的什么意思了。
现在的大汉,知识是被少数人垄断的!
经义、文章都是一家一户的传家之物。
依靠的就是竹简记录的不易传播!
如果纸张推广开来,势必会造成文字泛滥,他们的传家宝就不值钱了!
更可怕的是。
他们丢失了文化的话语权!
一旦丢了话语权,就会丢仕途,丢官位!
想到这儿,刘彻眼神一迷。
他想到了更多。
“老三,后世的官员选举制度是什么样的?”
刘旦嘿嘿一笑。
他就知道皇帝老子会问这个。
纸张面世,文字传播快捷,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选官制度的改变。
以前百姓大多不识字,就谈不做官。
做官的都是世家子弟。
也就是那些少数的藏书之家!
所以大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由现在当官的推荐-将来可以当官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