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独孤盘若赶了过来。她很清楚娘家这规矩,也知道那对古玉狮是镇宅之宝。很显然,俩孩子年幼无知,虽无意中违反规矩,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此时,眼见独孤信失魂落魄的样子,独孤盘若心里面很不是滋味。她很理解自己父亲,知道他并非心疼那对镇宅之宝,而是陷入了对不祥之兆的恐惧之中。刹那间,她似乎悲从中来,忍不住很严肃地责备俩孩子。独孤盘若性情温和,还是第一次责骂自己儿女,吓得这一对小兄妹再次哇哇大哭起来。
小宝贝这么一哭,独孤信顿时反应过来,连忙微笑着好言劝慰道:“若儿,没什么关系哩!我没有在意呀,你也不要生气了,更不要吓坏了俩孩子嘛。”说完后,他满脸慈祥地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哭泣中的外孙子和外孙女。俩孩子很可爱,先是含泪看看外公,然后又一起望了望母亲,很快就同时破涕为笑了。这时候,韩擒虎也听说了此事,知道小世子不小心打碎了镇宅之宝。其实,在进城之前,独孤琴就有嘱咐,特意委托他问候好姐妹独孤盘若。借此机会,韩擒虎走了过去,既是想安慰一下俩孩子,同时完成爱妻交代的问候任务。待到见面时,独孤盘若风姿绰约,似有独孤琴的迷人风采,韩擒虎心里面很是喜欢。眼见独孤盘若神情忧伤,透露着一种弱不禁风的样子,他顿时情不自禁地我见犹怜起来。
韩擒虎定了定神,微笑着细细安慰道:“嫂子,别生气呀!这也没什么的,你千万不要害怕!所谓不祥之兆,其实就是世人在吓唬自己。小世子打碎玉狮子没关系,我还是这世上专门活捉真老虎之人呢。这样吧,我愿意收彦儿为徒,好好传授他各项武功。就算将来有什么危险,我相信也一定可以逢凶化吉!”独孤盘若一听,顿时变得笑意吟吟,还不由得柔声感谢道:“谢谢虎子兄弟!这真是太好了,能够得到你的悉心培养,我从此就不用再担心彦儿了!”说完后,她注视着韩擒虎,眼神中不仅有无限欢喜,似乎还充满了崇拜与爱慕之色。
的确是如此,独孤盘若虽然贵为王妃,但心中也有着说不出的无奈与烦恼。宇文护贪恋美色,对独孤盘若不怀好意,一直都在寻找着下手机会。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护大权在握,变得更加嚣张和肆无忌惮。独孤盘若心里很清楚,自己丈夫宇文毓能力有限,小叔子宇文觉手中也没有实权,就算是他们兄弟俩联起手来,也根本无法与宇文护这个大魔头抗衡。正因如此,独孤盘若平时小心翼翼,从来都不会私自外出活动,自然也不会给宇文护任何可乘之机。自从与独孤琴交好后,独孤盘若似乎看到了希望。她不仅主动跟着好姐妹学习武功,还经常有意无意地关注着韩擒虎,内心渴望这个武功盖世的小妹夫能帮助自己。今日终于如愿以偿,独孤盘若难免真情流露,刹那间竟然对韩擒虎怦然心动。
这时候,独孤信也看着韩擒虎,满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知道韩擒虎武功盖世,自己外孙如果能拜入他门下,将来成就自然也会不可估量。于是,他笑容满面,转向了小外孙,当即就提醒道:“好孩子,天赐良机,赶紧拜师呀!”小世子虽然似懂非懂,但从小就极为聪明伶俐,眼见外公和母亲都变得如此高兴,他似乎知道韩擒虎就是那个能够帮助自己之人。于是,他依旧拉着妹妹,一起跪在韩擒虎面前,当着众人向他行拜师之礼。韩擒虎笑容满面,同时轻轻抱起小兄妹俩,就算是答应正式收下这对小徒弟了。此时此刻,独孤信忍不住哈哈大笑,似乎已经忘却了心里面的那个烦恼,当即就拉着独孤云和独孤鹤一起去陪客喝酒了。
阳光普照,春意盎然。独孤信和杨忠都精神抖擞,各自在府中欣然接待着满座高朋。京城里冠盖云集,两大家族联姻显然很成功,杨坚和独孤伽罗也开启了幸福生活。此时此刻,宇文觉端坐帝位,更是显得踌躇满志,充满了意气风发的豪迈气概。他在皇宫里来回度步,心里面在默默想着:“天下这么大,该如何治理好呢?怎样才能让万民拥戴自己呢?”每日里,宇文觉绞尽脑汁,一直在苦思良策。他年纪轻轻,并没有什么治国经验,但是却很有自我主见。反复思考后,他最终做出决定:“为了稳定国家局面,首先必须要大赦天下,实施减赋和减刑等系列措施,以此迅速赢得老百姓的广泛支持。”没多久,宇文觉相继接连下诏,立即推行自己设定的治国方略。首先,为缓解灾荒影响,宇文觉特意下诏,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淅州去年歉收,百姓处于饥饿之中,我心中感到十分悲悯。该州赋税未完成的,应当全部予以免除。与此同时,另派朝廷使者巡视,对穷饿者及时予以赈济。”
十余日后,宇文觉又下诏,居然提出特殊要求:“要大幅度裁减朝廷六府官员,还明确要求必须三分裁减一分。”此决定一公布,立即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又过了十余日,宇文觉又下诏,突然发布了特赦诏命:“凡是死罪以下的囚犯,可以各减刑一等。”很显然,宇文觉虽聪明过人,但性情却实在过于急躁,做事总想着要急于求成。他似乎忘记了,自己虽然高高在上,其实手中并无什么实权。更何况,堂兄宇文护虎视眈眈,时刻都在培植个人实力,准备着要寻找机会取而代之。如此一来,裁撤官员之事还未搞定,囚犯减刑又沸沸扬扬,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宇文觉并未警觉,很快又公开下诏道:“我初登皇位,教化未至。使我百姓,多陷刑网。如今秋天已到,将要执行死刑,念及群生,责任在我。应当宽恕有罪之人,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凡犯死罪者,应当降为流放;流放罪以下的,各减一等。不在赦免范围以内者,不得依此减罪。”再后来,宇文觉又下诏说:“帝王治理天下,无不广泛访求人才,以治理百姓。如今二十四军应当推荐贤良而有治理才能的人,每军举荐九人。被举荐的人,以后如有不称职者,凡举荐的官府,都要治罪。”过了一段时间后,宇文觉又下诏道:“我听说治理天下的,并不是只靠帝王一人,而是上下同心才能做到。如今文武官员及军人未得封爵者,应当各升两大级。”很显然,宇文觉年少气盛,心中虽然很有想法,也确实希望自己大有作为。只是他步伐太快,也缺乏周密的具体部署,确实让很多人都觉得明显操之过急。更何况,宇文觉也只是名义上的帝皇,除了尉迟迥和韩擒虎等少数人之外,他身边目前也没有更多忠心耿耿的肱骨之臣。针对他这一系列诏书,看热闹的官员特别多,消极抵制的官员也不少,扎实执行的官员却是少之又少。宇文护显得更为嚣张,他不仅没有把宇文觉放在眼里,还明里暗里地唆使自己的嫡系部下,要求他们都不要理睬宇文觉的这一系列决策。
渐渐地,宇文觉感觉郁闷至极,可是却又实在是无可奈何,只好暗地里另外想办法寻找出路。他年龄虽小,却聪明伶俐,心里面在想着:“我虽然朋友不多,但是敌人的敌人却有很多,这些人应该也可以成为我的朋友吧!”于是,宇文觉不断私下查访,找那些对宇文护有意见的大臣们,想方设法地去悄悄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其实,自宇文觉称帝以来,宇文护就任了大冢宰,朝廷军政大权实际上全部掌握在他这个大丞相手中。但是,宇文护是一个专横跋扈之人,就连宇文觉都没有放在眼里,更何况其他那些朝廷大臣呢。如此一来,他的敌人自然有很多,宇文觉找起来也特别容易。确实是如此,宇文护的独断专行和嚣张霸道,早已让一部份元老大臣们对他心生不服。比如,太傅赵贵、太保独孤信,还有司会李植和军司马孙恒等等,不少人都在暗地里寻找着合适机会,千方百计地想要把不可一世的宇文护拉下马。这些人都具有实力,而且皆是反对宇文护之人,自然就是宇文觉的潜在依靠力量。渐渐地,宇文觉知道情况后,于是就积极联络和鼓励他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