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前来道贺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除了老朱带领的豪华天团之外。

还有冯小青一方那一大家子。

冯父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一方面女儿终于嫁出去了。

另一方面这嫁的人不是别人,竟然还是当朝开国元勋。

仅次于皇帝老子的响当当大人物啊!

面子实在是太挂得住了。

当然除了男方女方来的人,更是有江南各路文人到场祝贺。

这些知识分子也是实在不含糊。

他们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吟诗作对。

各种花里胡哨的祝福之言,如潺潺的流水一般倾泻而出。

把原本嘈杂的场面,也是弄的有些过分熠熠生辉,甚至是精彩纷呈。

这还没完,前面提到过。

苏澈的府外还有一群围观的群众。

实不相瞒他们也是来祝贺的。

当然不是因为苏澈位高权重,他们想来巴结。

实在是在这应天城中,苏澈的口碑好的那叫一个独一无二。

自从大明朝建都应天以来。

苏澈为民请命的事情就屡见不鲜。

他深知一个新朝,在民众中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老朱下辖六部等个人和机构,下发的各种政策他都会一一过问。

凡事不利于民生的,他一律不予通过执行。

而在这一方面,建国后一直跟他作对的老朱,也出奇一致的站在了他的一边。

毕竟老朱也是穷苦农民出身,最知道黎民疾苦,又很清楚这苦的滋味有多不好受。

所以他登基后,无论什么情况下,凡事有关百姓的事情,他都会再三斟酌。

而只要是不利于老百姓的事情,他通通不与准允!

也正是在这一点的一致,让大明朝开国后的口碑蹭蹭蹭往涨。

而应天城的百姓,也知道了大明朝内有一个这样为他们着想的好将军。

久而久之,面对苏澈的所作所为,加人们的口口相传。

苏澈那英雄的将军形象,深刻的印在了民众的心中。

今天来此,他们不为别了,哪怕只是有幸看一眼苏澈,哪怕隔着远远的,说一些吉祥的祝贺话也行。

而更有甚者,他们手里还拿着粮食和一些农作物,想以此向苏澈表明一下微薄的心意。

场面也是相当的温馨和感人。

就这样,一场被逼无奈的仓促婚事。

在大明朝洪武皇帝的亲自主持下。

以及文人骚客和老百姓们的见证中落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