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静一静“,肖爱国在角落观察了一阵子。

“工资都拿到了吧,是不是很兴奋?”

“拿到了,谢谢老板”,销售员七嘴八舌的说。

肖爱国抬抬手。

会议室马上静下来。

“大家都拿了不少提成,这说明我们的风扇是一款好产品,销售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销售模式也是完全正确的。要不然提成怎么会这多?”

在国企可没有提成这说法,肖爱国给提成来促进销售员的动力,已经是极大的“创新”了。

“接下来,我们下一步是要占领各大城市,全省有12个市,200多家大型工厂。”

“中大型企业和各百货商店、众多代理商都是我们潜在的客户。我们必须要抢占先机。现在我宣布分组安排。”肖爱国扫了扫众人。“

他将销售人员分成了12个小组,每个小组长带5个新人负责一个城市的市场开拓。并且给每个小组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如果哪个小组能够率先拿下该市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和代理商订单,销售排名第1将会得到获得5%的团队奖励,第2名3%,第3名2%。

所有团队都和打了鸡血一样,都想拿更多的钱。

肖爱国,整理了一套后世的”扫街”战术,制订了销售策略。

他坐镇大本营,如果有12个小组有疑问的,可以找他协助。

1981年各城市的商业并不发达,没有商场,只有小商店和百货商店、小批发店、供销社。

“扫街”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按区域,划分到街道。业务员把所有的小商店和百货商店、小批发店、供销社都沟通一遍。

有电话的登记电话,没有电话的登记地址。

21世纪初期前10年,扫街还是非常有效果的,那时老板基本上都在店里,或者是通过店员都能找到老板。

到了15年后,去“扫街”基本没有效果了,因为基本上各店、各商场、批发部都做大做强,基本上老板都是请人来做,根本就联系不上老板。

企业工商登记上写的也不是老板的电话,而是员工,或代理公司的电话了。

但在1981年,登记的可完全是真实的,老板也在店里,这个时候带产品上门推销,效果自然是极好的。

这个时代的人,还有一个特点是比较相信广告,因此肖爱国在吉大省的每个市级电视台都投放了统一的广告,广告更是销售员的敲门砖。

现在的市电视台,50台风扇加1万元就可以投放一周(实物+现金),价格低得难以想象。只不过没关系的话电视台根本不会接这活。

毕竟现在电视是官办的,还没有商业化。

因此肖爱国想投中央台的广告但都没有门路。

这时候,之前申请的商标——锦秀牌商标也拿下来了,以后所有的风扇统一用锦秀的标识,不再使用红星风扇模糊的说法了。

就拿刘海洋带领的小组来说,他们负责的是大东市。一到目的地,刘海洋就依据地图,将市区划分成了几个大区,再细分到一条条街道,给组员们明确各自的 “战场”。

组员小王第一天来到一条老街,街道两旁布满了好几家批发店。

他走进一家卖日用品的小店,店主正坐在柜台后算账。

小王笑容满面地走上前,先是礼貌地打了招呼,然后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红星风扇样品,说道:“老板,您看这大热天的,店里要是摆上这么一台风扇,顾客进来买东西心情都舒畅,您自己待着也凉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