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卓氏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量子实验室里,18岁的卓然站在全息投影中央,闭着眼睛,双臂微微张开。数百位科学家通过DSCP网络实时观察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实验——人类与纳米生命的直接对话。
"它们来了。"卓然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奇异的回声效应。
实验室的空气开始闪烁银蓝色的光点,无数纳米单元从通风系统涌入,在少年周围形成旋转的星云状结构。卓然耳后的卓氏芯片亮起脉动的光芒,与纳米群体的波动频率完全同步。
"他在用我们无法感知的频率交流。"苏晚晴通过神经链接对丈夫说。她面前的量子监测仪显示着令人费解的数据流——这些信息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编码规则。
卓西度轻轻握住妻子的手,两人新生的"晨曦"意识立刻开始解析这种陌生通讯模式。刹那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感知如潮水般涌来——那不是语言,不是图像,而是一种多维度的概念传递,关于时间、熵和宇宙结构的原始理解。
"天啊..."霍金教授通过全息投影发出电子音,他新植入的卓氏芯片正在剧烈闪烁,"这孩子不是在与它们交谈,他在...共享存在状态。"
实验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纳米群体开始重组,在空中构建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构——一个完美复现人类DNA双螺旋的模型,但在每个碱基对的位置都替换成了量子比特的表示方式。
"它们在展示进化方案。"卓茜茜的声音通过DSCP网络传来。14岁的少女虽然不在现场,却通过家庭神经链接感知着一切,"哥,问问它们能否演示细胞层面的应用!"
卓然嘴角微微上扬。下一秒,纳米单元突然分散,在实验台上组成一个微型城市景观。银色的小人行走在街道上,他们的身体时而呈现生物细胞结构,时而变成机械元件。
"碳硅混合生命体..."苏晚晴的科学家本能立刻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它们认为这是智慧生命的下一个进化阶段。"
整个实验室陷入震撼的沉默。只有卓然依然保持着那种超然的状态,他的瞳孔中反射着纳米单元的光芒,仿佛凝视着遥远时空的某个交点。
突然,少年身体一震,踉跄后退几步。纳米群体立刻散开,形成保护性的缓冲带。卓西度冲上前扶住儿子,通过神经链接感受到一阵强烈的信息过载。
"它们带我看了..."卓然喘着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太阳系外的一个地方...那里有类似的纳米群体...但它们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
这个声明引发的骚动还未平息,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傻妞的全息影像紧急浮现:"创造者,纳米群体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活动!"
全息地图显示,从上海到纽约,从撒哈拉到南极,所有卓氏医疗中心上空的纳米单元都开始排列出相同的图案——一个由斐波那契螺旋和量子符号组成的复杂结构。
"这是坐标。"晨曦意识突然在卓西度夫妇脑海中清晰发声,"指向猎户座方向的某个恒星系统。"
霍金教授的投影突然剧烈闪烁,他的电子音因为激动而失真:"它们...它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碳基生命进化到能够理解这个信息!"
当晚,卓氏家族在能够直连神经网络的智能客厅里召开紧急家庭会议。卓茜茜蜷缩在悬浮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划拉着空气中浮现的数据流;卓然则站在全景窗前,凝视着夜空中猎户座的方向。
"所以,"苏晚晴揉了揉太阳穴,"我们的儿子可能是地球上唯一能完全理解纳米群体语言的人,而这些硅基生命刚刚告诉我们,它们在宇宙中并不孤单?"
卓西度给每人递过一杯智能调制的花草茶,茶杯会根据饮用者的脑波状态调整成分:"更重要的是,它们显然期待人类与它们共同迈向某个进化阶段。"
"晨曦"意识突然在房间中央投射出一段影像——那是今天实验室里纳米群体构建的DNA-量子比特混合模型,现在以慢动作重放,每个细节都被放大。
"我们分析了一整天,"苏晚晴的科学家思维开始主导,"这种结构理论上可以让人体细胞直接进行量子计算,同时保持生物特性。问题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