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誉沉默了。

1969年为了给国庆20周年献礼,沪城照相机厂接受了仿造德国徕卡M系列相机的任务,转年果然做出了10台样机,取名“红旗20”,外观粗糙,但性能半点不输徕卡,一些地方还犹有过之。截止到79年停产,一共生产了271台,不是卖不动了,是生产太难了,里边的光学玻璃,据说都是顶尖的老师傅一个一个磨出来的。老师傅发威,连全球顶尖的德国工业都得竖个大拇哥。

上一世的87年,中美蜜月期,两架歼8Ⅱ运到了美国,在试飞整备时出现相同部件无法互换的尴尬。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中国就能出现。因为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没有能力制造标准化的飞机配件,“八爷”都是靠老师傅手工装配出来,每架都不一样。

这都是靠着精湛技艺拉近工业差距的例子,在这个不大的小厂,李誉仿佛又看到了“历史”的重现。

“徐阿姨,如果订购的鞋底顺利交货,一个月时间,你们能给我做10万双鞋吗?”李誉问道。

徐素梅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现有员工还不够,还得再招一些,然后两班倒,应该能做到。”

说完,她又补充一句:“招人可以交给我,我来联系。”

“徐阿姨,你在好好核计一下,你的回答对我做最终决定很重要。”李誉又问了一遍。

徐素梅又考虑了一下,咬咬牙:“没问题。”

“行。”李誉也咬咬牙,下了决心,“厂子里有电话吗,能给我联系上老板吗?我跟他谈谈。”

李誉决定拿下这个厂子,一个是相信吕大叔徐阿姨他们的为人和技术,二是多了处产业,自己生产节省成本,三则是考虑到,连耐克都还是小作坊呢,服装鞋帽市场大有可为。

一直到了下午,李誉才最终见到了厂长约翰·吴,中文大名吴华翰,他是个脖子和脑袋一般粗的三十来岁素面胖子一枚。

“20万美元,厂子就是你的了。”吴华翰说话干脆,直接报价,“我这个地皮值钱,看到车间有个往后打开的门吧,往后走,那边小树林,也是厂子的。整个一片儿,去年一个地产商报价10万美元,我都没卖。”吴华翰说的这个情况,在李誉参观完了车间后,老孙头也告诉过他,当然,10万不是实情,当时是一家工厂找仓库,出了5万美元,但吴华翰没卖,想等等,结果没等来二次报价。

现在,他却要20万,是狮子大张口了。

“吴老板,我不是富二代,甭管你信不信,我的所有钱都是一分一分自己挣的。所以,我只会给出公允的价格,绝对不会高价收购。”李誉也说道,“你的厂子关门俩月了,再下去,越放越不值钱,最后你也就能卖个地皮钱,10万?如果我是地产商,我也就给个5万。”

吴华翰猛地抬头,目光在老吕、老孙、徐阿姨身上逡巡,想看看谁叛变了,把“5万”的地皮价泄露了出去。

结果,老孙掩饰得很好,他一无所获。

“呵呵,也不是不能谈。”吴华翰语气软化了些,“你说个价格吧,我觉得能成,就把厂子给你,不能成,咱一拍两散。”

“10万美元。”李誉也不是腻歪人,直接给了自己的价格。

他觉得自己的价格还是公允的:缝纫机等设备折旧后,加上地皮,可能超过10万,但也不会太多,而且,他这里的机器缺的很多,就是买下来,也得再进设备,后续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李誉相信技术,但他更相信,技术加上机械,效益会倍增,所以,他买了还得花钱。

“噗嗤!”吴华翰鄙视地笑出了声,“你也不算算我这些设备,当年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加上这么大一块地皮,10万美元你就想买走,做梦去吧。”

这席开到这里基本就该散了,桌子都被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