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姨娘的基本信息

1.人物身份

在《红楼梦》的贾府中,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室。妾室在封建家族里地位低于正室,虽名分上是主子的妾,但实际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她身为贾政的妾,却难以拥有与正室王夫人同等的地位和权力。

赵姨娘还是贾环和贾探春的生母。贾环作为庶子,在贾府的地位虽比不上宝玉等嫡子,但也是家族中的一份子,赵姨娘自然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盼着他能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地位。探春则是贾府中精明能干的三姑娘,深得贾母和王夫人器重。赵姨娘一方面因血缘本能想亲近探春,另一方面也巴望着探春能在贾府中“拉扯”自己一把。

此外,赵姨娘与贾府中的其他人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与王夫人、王熙凤之间矛盾重重,时常发生冲突;与府中的小厮、丫鬟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在贾府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2.出身背景

赵姨娘出身于家生奴才,这一出身决定了她在贾府的起点就很低。家生奴才世世代代都隶属于贾府,身份卑微,没有人身自由,在贾府的等级体系中处于底层。这种出身使得赵姨娘即便成为贾政的妾室,也难以摆脱骨子里的卑微感和奴性。

这种出身背景对她在贾府的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她名义上是半个主子,但在贾府众人眼中,她始终带着家生奴才的印记,难以真正获得尊重。同时,也塑造了她争强好胜、粗鄙愚昧的性格。她渴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却因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见识,只能采取一些鲁莽、短视的手段。

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也是贾府的家奴。他的身份同样卑微,在贾府从事着低等的工作。赵国基的存在不仅没有给赵姨娘带来助力,反而在一些事情上成为她的拖累,进一步凸显了她出身的低微。

二、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与待遇

1.半主半仆的尴尬地位

赵姨娘“半主半仆”的身份在贾府生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在日常家宴上,她不能像王夫人等正牌主子一样上席用餐,只能在一旁伺候,这是她仆的一面。但她又不同于普通的丫鬟婆子,名义上她是贾政的妾室,有半个主子的名分,不用像普通奴才那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在管理事务方面,她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远不及王夫人和王熙凤。遇到重要决策时,她的意见往往不被重视,只能听从主子们的安排。在贾府的礼仪场合中,她既不能像主子那样享受尊崇,又不能像奴才那样随意行事,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这种地位的形成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妻妾制度密切相关。在宗法制度下,嫡庶有别,正室的地位远远高于妾室。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妾,自然无法与王夫人相提并论。而妻妾制度又决定了她虽有主子的名分,但本质上还是依附于贾政,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同时,她的家生奴才出身也让她难以真正融入主子阶层,进一步加剧了她“半主半仆”的尴尬处境。

2.与主子阶层的差距

赵姨娘与贾府其他主子在待遇上存在显着差距。经济方面,贾府的主子们生活奢华,拥有丰厚的月例银子和各种赏赐。王夫人、王熙凤等掌管着府中的财政大权,生活用度极为讲究。而赵姨娘虽有一定的月例,但数量远不及正室,且在财物支配上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像其他主子那样随意挥霍。

权力上,王夫人和王熙凤掌握着贾府的大小事务,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她们可以随意处置府中的下人,安排各项事务。赵姨娘虽为贾政妾室,却几乎没有参与府中管理的机会,遇到事情只能听从安排,毫无话语权。

在尊重方面,其他主子备受府中上下敬重,下人对他们毕恭毕敬。贾母、王夫人等说话一言九鼎,众人皆不敢违抗。而赵姨娘却常常遭人轻视,丫鬟婆子们对她也多有怠慢,甚至背后议论她的是非。

造成这些差距的因素主要是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妻妾制度。宗法制度强调嫡庶有别,正室地位尊崇,妾室则处于从属地位。赵姨娘作为贾政的妾,无法与王夫人等正室相提并论。同时,她的家生奴才出身也让她在贾府众人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和权力。

3.与奴才阶层的区别

赵姨娘与普通奴才存在明显不同,她名义上是半个主子,这一身份使她在贾府的地位高于普通奴才。普通奴才需对她行礼问安,在一定程度上要听从她的差遣。

在经济待遇方面,赵姨娘有自己的月例银子,虽比不上正室,但也比普通奴才丰厚许多。她居住的地方也相对独立,不像普通奴才那样集中居住在集体宿舍。

在奴才群体中,赵姨娘的地位较为特殊。一方面,她的主子身份让奴才们不敢轻易得罪她;另一方面,她的行为和性格又让奴才们在内心对她有所轻视。她时常做出一些粗鄙愚昧的举动,成为奴才们背后议论的对象。不过,她也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在一些事情上为自己谋取私利,对奴才们进行打压或拉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奴才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三、赵姨娘的性格特点

1.粗鄙愚昧

赵姨娘言语粗俗、行为莽撞的特点在《红楼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大闹怡红院便是典型事例,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给贾环,赵姨娘在夏婆子的煽动下,不顾体统冲进怡红院,指着芳官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还与芳官、藕官等四五个小丫鬟撕打起来,场面混乱不堪,引得众人围观,让自己沦为笑柄。

还有一次,贾环给王夫人抄经时故意弄翻烛台烫伤宝玉,赵姨娘不仅没有好好管教贾环,反而在一旁冷嘲热讽,说些不吉利的话,尽显其言语的粗俗和不懂分寸。

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出身背景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她出身家生奴才,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没有养成文雅的言行举止。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的环境中,她虽身为妾室,但地位尴尬,长期遭受他人的轻视和排挤,内心积累了诸多不满和怨气。为了发泄情绪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她只能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粗鄙愚昧的性格特点。

2.争强好胜

赵姨娘争强好胜的性格在贾府中表现得十分显着,她对权力和地位有着强烈的渴望。在贾府的权力体系中,她虽身为贾政的妾室,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权力和地位,这让她内心极度不平衡。她渴望像王夫人一样掌管府中事务,拥有决策权和话语权,因此常常试图在各种事情上刷存在感,彰显自己的地位。

她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贾环身上,一心想让贾环成为荣国府的承业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为了让贾环在贾府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她不断鼓励贾环与宝玉竞争,甚至在一些事情上教唆贾环使用不正当手段。

赵姨娘争强好胜的动机源于她卑微的出身和在贾府尴尬的地位。她出身家生奴才,即便成为贾政的妾室,也依然遭受他人的轻视和排挤。她渴望通过提升自己和儿子的地位,摆脱这种被人看不起的局面,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然而,她的争强好胜并没有给她带来想要的结果,反而让她在贾府中树敌众多。她的行为引起了王夫人、王熙凤等掌权者的不满和打压,也让其他主子和下人对她更加厌恶。她与儿子贾环的行为也让探春对她心生不满,进一步破坏了母女关系。最终,她的争强好胜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

3.阴毒狭隘

赵姨娘阴毒狭隘的性格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请马道婆作法害宝玉和凤姐一事最为典型。因贾环给王夫人抄经时故意弄翻烛台烫伤宝玉,在王熙凤的提醒下她被王夫人大骂,心中便对宝玉和凤姐怀恨在心。于是,她找到马道婆,用银子贿赂她,让其施展邪术加害宝玉和凤姐。在马道婆的作法下,宝玉和凤姐二人中邪疯颠,险些丧命,整个贾府也因此陷入混乱。

此外,她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心生怨恨,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比如,当她看到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给贾环时,便不顾体统地大闹怡红院,与几个小丫鬟撕打起来,尽显其阴毒狭隘的一面。

这种性格对他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宝玉和凤姐险些因她的恶行而丧命,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折磨。同时,也破坏了贾府的和谐与稳定,让府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而对她自己来说,这种阴毒狭隘的性格也让她在贾府中更加孤立无援。她的行为引起了众人的反感和厌恶,不仅王夫人、王熙凤等主子对她更加不满,就连府中的下人也对她敬而远之。最终,她的这种性格也加剧了她的悲剧命运,让她在贾府中过得更加艰难。

4.大智若愚

赵姨娘看似粗鄙愚昧、争强好胜、阴毒狭隘,实则可能是以“蠢”示人,隐藏着自己的实力。在贾府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她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且活到最后,绝非偶然。

她虽言语粗俗、行为莽撞,但这或许是她的生存策略。她以这种看似愚蠢的形象示人,让他人放松对她的警惕,从而在暗中为自己和儿子谋取利益。例如,她在与王夫人、王熙凤等掌权者的斗争中,虽表面上处于劣势,但从未放弃改变自身地位的努力。

她生的女儿探春精明能干,管家能力出众,最后远嫁高门,成为人生赢家。这背后或许有赵姨娘的“神助攻”。她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培养探春的能力和见识,为探春的未来奠定基础。

赵姨娘的“蠢”可能只是一种伪装,她在贾府的生存之道中隐藏着自己的智慧和实力。

四、赵姨娘的人际关系

1.与贾政的关系

赵姨娘与贾政是夫妻关系,但这种关系与正室王夫人和贾政的关系有着天壤之别。贾政对赵姨娘的态度较为冷淡,虽她为贾政育有贾环和探春,但并未因此获得更多的宠爱和尊重。

在贾政心中,赵姨娘的地位远不及王夫人。王夫人出身名门,掌管着贾府的大小事务,在家庭和家族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赵姨娘出身家生奴才,言语粗俗、行为莽撞,时常做出一些让人难堪的事,这让贾政对她颇为嫌弃。

不过,贾政也并非完全忽视赵姨娘。在子嗣繁衍方面,赵姨娘为他生下了贾环和探春,这在封建家族中是有一定功劳的。所以,贾政在某些时候也会给予她一定的名分和待遇,但这种待遇更多是基于家族的规矩和传统,而非出于感情。总体而言,赵姨娘在贾政心中的地位不高,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也较为淡薄。

2.与王夫人的关系

赵姨娘与王夫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贯穿《红楼梦》始终。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室,掌管着贾府的大权,地位尊崇;而赵姨娘只是贾政的妾室,身份卑微。这种地位上的巨大差距,是她们矛盾产生的根源。

王夫人对赵姨娘充满了轻视和厌恶。赵姨娘出身家生奴才,言行粗鄙,时常做出一些有失体统的事,这让注重身份和礼仪的王夫人极为反感。同时,赵姨娘所生的贾环和探春,对王夫人的儿子宝玉构成了潜在的竞争威胁,这也让王夫人对她心存戒备。

赵姨娘则对王夫人充满了怨恨和嫉妒。她认为自己为贾政生儿育女,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而王夫人却高高在上,掌控着贾府的一切。她渴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因此将王夫人视为阻碍自己的最大障碍。

在斗争策略上,王夫人凭借自己的正室地位和掌管贾府大权的优势,对赵姨娘进行打压和限制。她在贾府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让赵姨娘不敢轻易反抗。而赵姨娘则采取一些阴损的手段进行反击,如请马道婆作法害宝玉和凤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削弱王夫人的势力。然而,她的这些手段往往都以失败告终,反而让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3.与王熙凤的关系

赵姨娘与王熙凤之间冲突不断、纠葛颇深。王熙凤是贾府的管理者,手握大权,行事雷厉风行、手段狠辣。她根本不把赵姨娘放在眼里,时常对其进行打压。在贾府的事务处理中,王熙凤凭借自己的权势,对赵姨娘的言行进行严格限制,让赵姨娘毫无施展空间。

赵姨娘对王熙凤则充满了怨恨。她认为王熙凤仗着王夫人的势力,在贾府作威作福,自己身为贾政的妾室,却处处受她的气。而且王熙凤的强势让她改变地位的希望更加渺茫,这使得她对王熙凤的怨恨日益加深。

在贾环给王夫人抄经烫伤宝玉一事中,王熙凤提醒王夫人责骂赵姨娘,这让赵姨娘对她的怨恨达到了顶点。于是,赵姨娘请马道婆作法时,将王熙凤也列为加害对象,试图通过这种阴损的手段来报复她。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关系愈发恶劣。

4.与贾环的关系

赵姨娘与贾环是母子,她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贾环身上,一心想让他成为荣国府的承业人,以此改变自己和贾环在贾府的地位。她不断向贾环灌输争权夺利的思想,教唆他与宝玉竞争,甚至使用不正当手段。在这种影响下,贾环养成了心胸狭隘、阴险狡诈的性格,时常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事,如故意烫伤宝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