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海轰然震动,出现瞬间的失神,再次恢复清明时,依然还是在山谷里。
远处的景象没有半点改变,只是巨石阵和远处杂乱无章的断崖、巨石都消失不见,山谷中一片清朗宁静,六面断崖分列东西两侧,数块巨石均匀排布其间。
断崖与巨石上仙剑刻痕清晰可见,数十道身影在断崖与巨石下逡巡徘徊。
原来是一个乾坤倒置、倾覆天地的颠倒大阵!
林渡鹤缓步向前走去,按梅胜钦的解释,仙剑留痕者修为盖世,属于仙人都要仰望的存在,他们留下的剑痕剑意并非凡夫俗子轻易能参透的。
参悟者不论悟性、修为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行,悟性不足根本参不透半点玄奥,修为不足容易被剑痕剑意反伤,缺一不可,谨记量力而行!
好在望仙崖对参悟者的修为没有硬性要求,不同水平的人得到的感悟并不相同,理解的角度和参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若悟性不差,都能参悟出一鳞半爪,这也是望仙崖的神异之处,这也是几千年来天玄剑宗长盛不衰的根本。
林渡鹤最先参悟的,是一座人数最多的断崖,断崖之下,有近三十人,都是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突然出现他一个稚嫩了许多的少年,显得很是突兀。
不过大家都在忙着修炼,一个个或昂首观摩,或低头沉思,或手握长剑不停比划,还有的手舞足蹈,脸上尽是癫狂之意,倒也没人关注他。
参悟剑痕剑意并没有那么简单,其难度比‘两个书法高手在同一张纸上随意画了个笔画,然后说,你猜,我表达的什么意思’差不了多少。
这就足够让人头疼,但是好在参悟剑意并不是从笔画中猜测作者的用意,只是要从这一道剑痕中窥视剑仙出手的角度、威力、分寸、准确度这等信息,进而推测其对剑道的理解和掌控,并与自己所学相互印证、尝试,从中领悟出非凡的剑意和剑招,所谓管中窥豹也。
这是梅胜钦的教导,林渡鹤最初听的时候脑袋大了好几圈,他还是不习惯这种教导式的学习,或许自己先领悟,有了一定了解后,如果没有头绪,再借鉴别人的办法,这才适合他。
他从第一面山崖,凝神聚于双眸,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去观摩山崖上的剑痕,揣摩剑痕走势与力道,猜度出剑的架势,揣测出手之人的用意。
足足两个时辰,瞪得双眼发直,眼前都有重影了,晃晃脑袋,脑仁儿疼,至于说收获,好吧,一无所获!
既然此处没有收获,索性换个地方,林渡鹤并没有气馁,毕竟参悟这种事情看机缘,看顿悟,看脑子里的灵光,急,是急不来的!
他又去看第二面断崖,一个时辰,第三面断崖,一个时辰——
一夜过去,所有的断崖和巨石,他都挨个看了一遍,一无所获。
林渡鹤有一点点泄气,倒不是怀疑仙剑留痕故弄玄虚,骗人的鬼把戏,而是怀疑自己方法不对,或许要借鉴下梅胜钦教导的方法,或者单独找一面山崖多看几天?
自我怀疑带来的就是自信的流失,林渡鹤觉得自己心态上着急了,天玄剑宗的祖师爷动辄参悟百年,自己参悟一晚上就想有所收获,有些急于求成,着相了!
他自己本来的心态就是有些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心境洒脱,并不是特别要强,或者说并没有太过执着的追求,短时间内强烈执着于仙剑留痕的领悟,并不符合他一贯的心境修为。
想明白这些,索性放宽了心态,背起手在山崖下巨石间,踱起了小方步,意态悠然,觑着无人的地方,拿出储物袋里的酒和肉,自斟自饮起来。
他觉得没什么,可在别人看来就有些出格了:
大家好容易得到来此间修行的机会,都争分夺秒,丝毫不敢懈怠,这哪里来的小孩儿,居然在此喝酒,简直就是蹉跎岁月,浪费大好时光,若不是此间严禁私斗,恐怕都有人过来揍他了!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对他侧目,这不,就有人施施然走了过来,期期艾艾道:“师——师兄请了,不知可——可否一起?”
林渡鹤抬头,但见一个十四五岁眉清目秀的少年站在他身后,一手拎着吃的,一手拎着酒坛,颇有些局促地站在那里,或许是不经常跟人打交道,简简单单几句话,居然满面赤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