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镇里,镇中居民见一队人马如此雄壮,军容整齐,皆交头接耳,侧目注视。
有人早已知道,夜郎王带领新兵昨夜前去增援碧林关,大败西凉军,同时全歼苗王与侗王两支人马。
一时,这消息传遍整个镇。
这些兵卒,见到饭店,便分批停下,有序地进入。
就这样,四百余人分散在镇上各个小镇进食中餐。
赵烈与苍寒等五人,进入了一个小面馆。
六人各自点了一碗面条。
不多时店老板便做好,给六人端到面前。
六人低头吃着,谁也没有说话。
店主也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不经意间便向赵烈等人开口问道:“请问五位是不是从碧林关来?”
赵烈微笑道:“是呀!有事要问?”
“是的!听说夜郎王率兵把西凉王打得落花流水,而苗侗两王卖国,然而两家人马全军覆没?”店主问这话时有点激动。
赵烈笑道:“这话有一处不实,苗侗两王叛国不假,他们的人马全军覆没也是真,只是西凉王是知难而退,还没被夜郎王打得落花流水,不过这只是早晚之事,你们安心等消息便好。”
店主听后鼓掌:“夜郎王英明,你们是军中人物了?这一顿面,本店主请了,还望你们代我感谢夜郎王,这侗王早就该死,如果再由他这样搞下去?只怕我们老百姓不能活了!”
赵烈闻言,忙问其因,店主便把侗王杨凌父子的罪状一一抖了出来。
原来,杨凌之子杨顺,对镇上每个店铺,收取收入一半的保护费。
这本来就是小本生意,而丧尽天良的杨顺,按天收取,不管你有没有生意,他照收不误。
这可把许多店铺吓得关了门。
但杨顺却把关了门的店铺的保护费,加到未关门的店主身上。
有几个店主与杨顺理论,却被杨顺当场打死。
所以鱼市的店主再也不敢吭声。
而更可怜的,是侗王家的佃农,每年要交收成的八成给他家,逢年过节,还要送礼给侗王。否则,第二年土地便不给你租种。
这些佃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自然老老实实的按照侗王的话去作。
因此,有些佃农刚收完庄稼,便没了饭吃,但他们为了活命,只得向侗王借粮,如此恶性循环,这佃农便世世代代翻不了身。
还更可恶者,侗王父子皆好色,只要知道那个家的女儿或媳妇漂亮,便休想逃脱他们父子的魔掌。
店主一口气讲完这些,直听得赵烈他们六人满腔怒气。
赵烈于是问道:“你们怎么不去夜郎城主府去告他?”
“告他?老夫看你年纪轻轻,谈吐不凡,穿着不俗,应该出身不错,可你应该知道,城主无兵无权,他自身难保,而戍边将军又是侗王与苗的座上宾,你到哪里去告?”店主气愤地道。
赵烈自然明白,在夜郎,真的是山高皇帝远,田舍与侗苗两王官匪勾结,达到了最高境界。
赵烈听后,对店主道:“谢谢老板为我们讲了这么多!以后再也没人敢再强行收税了,你们除每个月向官府交纳适当的税之外,其它什么不用交了,过不了几天,夜郎王会颁发政令的。”
“好好好!夜郎王千岁!夜郎王千岁!”店主连连高呼。
赵烈六人吃完后,起身站起,赵烈从身上掏出一两白银,放在桌上道:“这是面钱,不用找了!”
店老板吓了一跳:“客官,这太多了,更何况老夫早说过,不收你们的钱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