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然是给玉米地除草,于清虽然越干越熟练,但是并没有多做。有时间了就多休息一会儿,一天下来依然是六公分。她已经想好了每天六公分就够了,年龄小是个很好的借口,队里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也就挣这么多。

除了两天的草,地里又没什么活儿了,大家都休息一天。

今天天气不错,太阳照在身上已经有些热了。于清看今天队里不用上工,早上收了空间的里的麦子后就撒了一些青菜种子,一个小时就长大了。

早饭后收了一拨青菜又种了莴苣,她将收好的青菜用稻草捆成一捆捆的,一捆能炒一盘,没错她打算去把青菜卖掉。

虽然姐姐于莎又给她汇了钱,但是她后来又定了床和碗厨一共花了60,建房子花了50,再加上她平时买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现在她的口袋里就只剩下21.3元。原来装粮食的缸被她用来装水了,所以还需要再买一口缸又得10元。

这要是放别人身上,还不一定怎么焦虑呢,她完全是因为有空间兜底,至少不愁吃喝,才能做到这么淡定。

只不过她现在能拿出来卖的也就是当季的蔬菜了,而她仅仅只有莴苣和青菜的种子。趁今天有时间她打算去一趟县城卖点蔬菜,虽然现在还没收多少菜,但是架不住空间里长的快啊,等她到了县城应该能有不少了。

于清拎着个篮子就出门了,先是去邮局将给于莎的回信寄了,然后就开始往县城走。她打听过了,从他们公社到县城的车子每天4趟,上午两趟下午两趟,上午的第一班已经走了,第二班还需要再等1个小时。有这个时间她倒不如先走着,还能节约一些车票钱。

在路上只要发现空间里的蔬菜成熟了,她就找个隐蔽的角落进空间收一趟,再重新播种。等第二次播种好,就看到去县城的车子过来了。于清招手上了车,一问票价需要1毛,比她从公社上车便宜了一毛。车子摇摇晃晃又开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到县城车站了。

下车后她打听了一下县城比较大的厂子的家属区,当属食品厂和纺织厂。两个厂的家属区都在城东,离车站也不远,沿着马路一直往东走了一刻钟就能看到马路两边的家属区。

路南是食品厂的,路北是纺织厂的。这会儿正是中午做饭时间,没看到什么人在外面走动,她也没过多停留就往回走。

来到城中居民区她看似随意地走着,其实一直在留意房屋中的状况,很快她就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了下来。

这间房子看着比旁边的要新一些,屋顶的瓦和门窗都是新的,应该是刚翻新不久,这年代能翻修房子的经济条件都不差。

而这会儿院子里正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在淘米。于清敲了敲小院的门,开口道:“大妈,能不能跟您讨杯水喝?”

妇人抬头看是一个年轻姑娘就爽快的给她倒一杯水,只是并没有让于清进院子,就让她在门口喝了水。水有些烫,于清一边慢慢地喝,一边问:“大妈,跟您打听下育才路怎么走呀?我在这城里转了半天都绕晕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