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始插秧这天,大家伙儿都是半夜就起床做饭。饱饱的吃了一顿,到田里时天才蒙蒙亮,才四点多钟。
大队长给大家分好工,有经验的拔秧苗。这是个技术活:拔时手要有寸劲,秧把捆扎是一根稻草,拔秧捆扎洗泥一气呵成。要是碰到于清这样的,压根没有上手的机会,速度慢不说,一不小心就会把根拔断掉。拔秧苗的一般都是像菊香婶这样的有一定年纪,经验丰富的人。
为了保证大部队到田里时就能开始栽秧,拔秧苗的人更是提早就到了。这会儿在她们身后已经放了不少捆好的秧苗。
有那分配到抛秧苗的,挑着担子就把捆好的秧苗装上,挑到田边,一路往田里扔。这扔的看似随意,其实大有讲究。一捆秧苗能栽多少地方,隔多远扔一捆,都需要在心里做好估算。这样子栽秧的人手里一捆用完,能伸手就拿到一下捆。扔少了,栽秧的人需要走几步才能拿到下一捆,扔多了,栽秧的人也需要将多出来的再往身后扔。
这边栽秧是竖行栽的,每人一趟栽六行,行距有严格规定,一般是五寸。人与人之间用秧绳隔开。秧绳是栽秧前就先拉好的,人就站在秧绳的中间,双脚分开,栽的时候左右两边各两颗,双脚脚中间也是两颗。
栽秧的时候人是往后倒着走的,而走的方式也有讲究。尽量让脚不出水,就这样在泥水里往后拖,因为减少在田里的脚印,可以防止秧苗栽到脚印上,这样的秧苗长得慢,甚至是根扎不进泥土里,无法成活。
栽秧时左手拿着秧捆,右手四根手指捏住秧的根,往地里一插。看似简单,实则也有讲究,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过深影响根部分蘖,土话就叫“不发作”,过浅秧苗又会被水的浮力拔起来,漂在水上。
于清在心里默默回想着栽秧的要点,再左右仔细观察,倒是学得有模有样。速度虽然慢,但是好歹手法都是正确的。
栽秧不费多少力,但是特别费腰。全程都要弯着腰,只有拿到新的捆秧时站直了解开秧苗的稻草时才能直直腰。
现在时间还早,太阳才刚升起来,田里的水还有些凉倒是不觉的热。只是于清突然感觉什么冰凉的东西擦着她的右腿往右去了。
于清朝右边一看,吓得全身血液都禁止了,连连向左退了好几步,同时张嘴大叫:“啊……”
周围的人都被她的惨叫声给吓了一跳。
左边的江璐离她最近,忙扶着她问:“怎么了?”
于清抬手指着前面还在游动的物体,颤抖着声音说:“蛇,有蛇。”
这时有眼尖的已经看到了,只见离“蛇”最近的赵建中上前一步,双手入水,再出来时已经抓住了罪魁祸首。
“哈哈哈……于知青别怕,不是蛇,是一条长鱼。”赵建中举起手中的长鱼说。
旁边的冯逸春看了立马说:“这条不小呢,得有六七两了吧。”
“可不是,今天有口福了,回去就煮了。”赵建中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虽然知道了不是蛇,心里松了口气,但是于清还是害怕,并且有些疑神疑鬼的。
“田里会不会真出现蛇啊?”于清开口问。
听到她的话,旁边的几位老知青相互看了一眼,一致说:“不会的,怎么可能呢。”
“蛇也怕人呢,田里这么多人,哪敢过来呀。”冯逸春说。
听他们这么说,于清放心了一些,但是看着他们之间交换的眼神,又觉得他们没说实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