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晏宇宁课多,又要安排搬到疗养院的事,并没有跟姚圆圆见面。

周末,姚圆圆一早安排好姚倩就去做家教,下课之后,她坐着公交回家。平时,她在公交上面,总是在背着各种功课。今天不知怎么了,路过原来住的那条街时,鬼使神差地抬头往那边看了看。

这一看,姚圆圆眼睛就亮了,立刻兴奋起来,这可是她这十年来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这条街是七十年代的时候,搬走一批工厂后修的老居民小区,都是红砖的八层楼,现在早就已经破旧不堪,摇摇欲坠了。到处可以看到随意牵拉的电线,拴在电线杆上的晾衣绳,上面还有各种大的小的,床单,衣服,甚至,还有女人的内衣。

那时候的人,都戏称这样晾的衣服叫“万国旗。”

家里的老房子是姚倩父亲厂里分的,当时离婚的时候,杨琦如果不是因为没资格,大概连这套房子也会拿走。而姚倩前两年本来是想把这房子卖了的,但苦于没钱交税才不得已出租出去。

这个地方原本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改革开放几十年,城市已经建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但她们住的这一片却一直没有听到有拆迁重建的消息。

而今天,姚圆圆不但看到这一片好几条街的墙上都有大大的“拆”字,还看到了有贴着大红色,上面写着“拆迁临时办公室”条幅的大门。这让她着实兴奋得不行,姚圆圆马上站到车门旁边,公交一到站,她立刻就跳了下去,往回跑。

她气喘吁吁地跑回到刚才看到的拆迁临时办公室门口,正想进门找人问问情况,就看到大门旁边贴着的有关拆迁范围,赔偿细节等等,详细地介绍。姚圆圆没有往里走,站在门口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看完了墙上贴的所有文件。

等她看完,再看时间,都已经中午下班的时间了。姚圆圆也没有等着下午上班,而是先回了家,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姚倩。她刚才按文件里的计算方式算了一下,她家能得到一百多万的赔偿呢。这对现在的她家来说,无疑是一笔能解燃眉之急的巨款。

姚圆圆再次坐上公交车,一路盘算着拿到拆迁款后怎么样安排才是最有效的利用这一笔钱。她很清楚,这一百多万听着很多,但如果放在银行里的话,坐吃山空也就只够她读完大学,还是在不考虑姚倩病情加重的前提下。

而且,房子拆了,有了回迁房也得装修,再怎么简单,弄下来也要十几万的。钱啊,是经不起算的。

乍一听,一百多万好像很多,都说百万富翁,百万富翁的。可拿着一百万,算一下要用钱的地方,这一百万就跟一百块也差不了多少。

可不管怎么样,有了这一笔钱,她可以安心的把书念完,只有成绩优秀,将来才能找到工资高的好工作呀。如果现在一直又要兼职又要照顾姚倩,再怎么努力自己的成绩也不会特别好。

姚圆圆很清楚,自己不笨,却也不是聪明到学东西可以一眼就会那样的程度,不够时间的话,自己也就只能毕业,离优秀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一路哼着歌回到家,刚一进院子,就看到院子里好几双眼睛用一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姚圆圆的心一下子提起来,莫非姚倩又出什么问题了?

张老二才关进去没多久啊,判了六年还是七年,离出来还早着呢。

不会又闹自杀吧?

脑子里刚闪过这个念头,头皮就一下子发麻,一阵凉意从尾椎骨窜上头顶。姚圆圆抬脚就往自家门口冲,刚冲到门口却被正站在台阶上往她家张望的蔡奶奶一把拉住。

蔡奶奶六十多了,平时虽然话少,样子却是这个院子里姚圆圆看着最和蔼的。

一见是蔡奶奶拉着自己,姚圆圆没有发火,停下来看着她问:“蔡奶奶,有事吗?”

蔡奶奶看了她家房门一眼,小心翼翼地压着声音说:“好像是你爸来了。”

“我爸?”姚圆圆瞪大眼睛看着蔡奶奶重复了这个两个字,她完全不敢相信!这个叫做“爸爸”的生物,上一次见面,她都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哦,好像是高一的时候吧,他带着小三生的儿子回来找姚倩炫耀,说她生不出儿子。

本来只是担心姚倩,现在姚圆圆的脑子里突然拉起了警报:这个家伙,怎么这么多年又突然出现了?她的直觉就不会有什么好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