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笑了笑:"父亲,四叔虽然心有壮志,但毕竟是祖父的儿子,我们的血亲。只要给他足够的尊重和实权,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相信他不会轻易生出异心。"

朱标点头赞同:"你说得有理。不过,我们还是要增强自身实力,以防不测。"

"父亲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朱雄英坚定地说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朱标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有这样一个聪明且善于谋划的儿子,他对未来的大明充满了信心。

在府邸的另一边,朱棣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手中握着那幅画轴,眼神深邃。他本以为皇太孙不过是个有几分小聪明的少年,没想到竟有如此胆识和魄力。这位侄儿,既有文才又懂兵法,实在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

"有趣,实在有趣。"朱棣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莫测的笑意,"看来,大明的未来,会比我想象中更加精彩。"

金陵城外十里处,一处靠近石灰岩山脉的平地上,十几间简陋的厂房拔地而起。清晨时分,浓烟已从几座高大的窑炉中冒出,工人们在各个区域忙碌着,有的在粉碎石灰,有的在混合材料,有的则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窑炉中的火势。这就是朱雄英主持建立的第一座水泥生产工坊。

朱雄英站在工坊中央,神情专注地观察着一位工匠搅拌混合物的手法。

"不对,王师傅,石灰粉与粘土的比例要再精确一些。"朱雄英走上前去,亲自接过工匠手中的工具,"看好了,先将三份石灰粉与一份粘土充分混合,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石膏粉。"

王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恭敬地点头道:"殿下教诲的是,老朽记下了。只是这活计与我们平日打造砖瓦石料不同,一时难以适应。"

朱雄英理解地笑了笑:"不必急躁,这种新工艺需要时间掌握。关键是要保持材料的纯度和比例的准确,这样烧制出来的水泥才有良好的性能。"

这半个月来,朱雄英几乎放下了所有事务,亲自住在工坊附近的临时住所中,每日从早到晚指导工匠们掌握水泥生产的各个环节。他的衣服上总是沾满了灰尘,双手也因不断接触石灰而变得粗糙,但他毫不在意。在他看来,只有亲自掌握了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实现水泥的大规模生产。

"殿下,太子殿下派人来传话,说皇上决定明日亲自来视察工坊。"王春匆匆走来,轻声禀报道。

朱雄英闻言一惊:"祖父要来?为何这么突然?"

王春解释道:"据说是皇上听闻殿下在此住了半月有余,亲自教导工匠制作水泥,甚是感慨,所以决定亲来一观。"

朱雄英沉思片刻,随即下令道:"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好好准备一番。告诉所有人,今晚加紧生产,务必要准备一些成品让祖父过目。另外,安排人手连夜制作几件水泥成品的展示物,一座小型堡垒模型、一段水渠和一块铺装路面,明天给祖父展示水泥的实际应用。"

整个工坊立刻忙碌起来,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驾临的重要性,纷纷加紧工作。朱雄英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