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昨天晚上十一点多,还没找到一起去孔雀山的搭子,我想走长线,根据攻略最好有个伴,以免迷路。只有一个从飞来寺出发的小哥想在隧道口坐我车上去,可是车能不能开上去还不知道,他要看完日出再出发,大概率比我晚很多。我决定一个人也去走,路上总会遇到同行的人吧,实在不行就小环线好了。

我特意晚一点时间出发,担心路上会遇到冰雪路面,太早就会很滑。上路之后才发现一路上车很少,自从岔道到了德贡公路后就更是一辆车也看不到了。我心里暗暗担忧,不会前面哪里封路,此路根本不通吧,要不然怎么一辆车都没有。可是导航只能这样走,走到哪里算哪里吧,大不了原路返回直接回家。一路上除了落石高发和急转弯,再无其他提示,哪怕对面弯道来车的提示也没有,顺道和对面车道都没有车,整条公路成了我一个人的专享路。好在是白天,我并不感到害怕。

路上经过一个破旧的小房子,是卖防滑链的,我决定赌一把,不买防滑链,了。装防滑链对我来说更是一个挑战,一路上都看不到一个人,没人帮我,说不定买了也安装不上。

直到接近孔雀山隧道时才看到有两辆摩托车停在路边,两位男士在拍照。看到有人我就激动的想去打个招呼,最终还是一呼而过。不久路上开始出现冰雪,车有点打滑,只是很短的距离,车行模式都没切换就过去了。

就在孔雀山隧道入口处,我终于看到几辆车,都停在路边,有几个人在旁边玩雪,看来他们是出发的比较早,也或许是对面开过来的车。我没做停留就进了隧道,内心竟然无比的激动,我已经到孔雀山隧道口了呀,根据攻略马上就能到垭口,开始徒步了,也可能会不让车上到垭口,直接开始徒步,这就到了呀!

孔雀山隧道还是有点长,走了好久才终于驶出,一出隧道就看到了停车场,里面停着几辆车,还是有人比我更早一些的。停车场旁边是位大姐在卖小吃,旁边的卫生间的门被拴上了,不让人进。我问了一下大姐,她说被冻住了,不让用。旁边通往徒步起点垭口的路也被封了,因为都是冰雪,很滑,之前叫救援的太多了 所以就封住都不让上了。只能走路上去,或者找当地人可以开车带上去,一个人一百块钱,如果外地的车被发现会罚款五千。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徒步,只是想走大环线,还想现场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同样走大环线的人。

我开始整理背包,把冰爪救生毯头灯还有路餐,水都带上,把雪套穿上,登山杖也拿出来。一切准备妥当,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同行人。有两辆车停下来,都是带孩子的,肯定走不了大环线。好不容易遇到有三个成人的,我去问他们,竟然都不徒步,只是路过这里休息一下。

又等了几分钟,还是没有其他人,那两个带孩子的家庭都开始往垭口方向走了,我决定先上去,到了垭口再看看。刚走上陡坡,就感到脚下很滑,干脆直接上冰爪,马上就又可以健步如飞的走了,这冰爪设计的真是太合理了。

很快我追上了前面的一家三口,他们正在一个可爱的雪人处拍照,我也停下来让他们帮我拍了几张,也帮他们合了影,然后又很快超越了他们。走不多远就发现,路被一堆土给封上了,这就是封路不让开车上去的烂路方式了。土堆旁边停着一辆车,几个人正在穿冰爪,拿装备。我又过去问了一下他们走不走大环线。其中一位男士,看着像领队,他回答我说,大小环线结合着走吧,我赶紧请求他们,我能否跟他们一起走。那个领队模样的人很爽快的答应了,只是又说路上不会等我。没问题,我对自己有信心,肯定不会拖他们的后腿。后来证实那位男士确实是领队,只是这次他不上山,是由另一位小姐姐带队上山,他们的顾客有三位,两男一女。我以为是三个一起来的朋友,经聊天才知道他们三个都是一个人拼的散团,是从丽江过来的。终于找到一起大环线的搭子,而且还跟着专业的领队,我兴奋起来,等他们穿好装备就一起出发了。

翻过拦路的土堆,路上的雪开始好看起来,我们一路走一路拍着照,那三位顾客都带着大相机,其中的女生还带着三脚架,一看拍照技术都特别好。我只有一部手机,打卡留念足矣。

路上的雪景真的好美啊,我很庆幸自己是徒步上来的,要不然该错过多少美景啊。路上的人也很多,老人孩子都有,只是没穿冰爪的人走起路来就太艰难了。无论是大环线还是小环线,大家通往垭口也就是徒步起始点的路都是一样的。他们因为要架三脚架,取景拍照,所以走的就特别慢,既然约定要一起走,更何况我是求带者,所以我就走一段停下来等等他们。后来的雾越来越大,能见度变得很低,就更不能走太远。

终于到垭口的时候,看到“孔雀山营地”的牌子,旁边还有一个小木屋,有人在里面烤火。这里就是徒步的起始点了。可是有一对父子竟然要返回了,也对,对他们来讲,一路上已经看到了太多的美景,也是单程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呢,足够了,他们的目的不是徒步而是看景。我们继续向前,据领队小美女讲,前面有个小木屋,可以多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等雾散一点再走。途中路过几个小木屋都不是她说的那个,她带我们到了岔路口处的小木屋,里面有人在烤火烧水,我们进去后就围坐在了火的周围。原来这个地方就是坐当地人的车上来后停车的地方,小木屋里还有车主给客人准备的火锅。

我们吃完午餐,继续上山,我看了下轨迹,应该是别人下山的路径,不过领队更专业,既然选择跟着他们走,就听领队的吧。路上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走的这条路。沿途的美景自不必说,我一路走一路拍一路感叹:难怪最近的孔雀山这么火,即使大雾都这么美,天晴应该会更美吧,而且难度并不大,老人孩子都可以来走走。一路上路过好几个湖,但都被雪覆盖了,雪下应该也结冰了,有好多人穿湖而过还不知道那是湖。

我们一起的那位女生更是走不动,一会就要支上三脚架,照片视频各种拍。我都担心这个速度下去,我们能走的完大环线吗?到了门框那里,我们一起玩雪,一起拍各种视频,根据领队美女的意思好像不再继续往上走了。因为雾太大了,走上去也是什么都看不清。我看了下轨迹,距离大环线的最远处还有两公里多,我明白了,他们也是走小环线。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走到这个地方开始返程,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走大环线。我方向感不好,又是大雾天气,一个人也不敢去冒险,也只能这样了。其实如果只是走到这个位置,完全不需要领队或向导的,路上有人很多,根本不可能会迷路。

他们还要各种摆拍,因为我晚上赶的路比他们远,就提前告别,开始返程。山上没有信号,我要到山下找到那位男士加入他们的微信群,这样方便大家发些互拍的照片。我几乎是一路小跑,超越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走走在我前面的是位保山来的大哥,也走的很快,一路上只有我俩一前一后速度相当快的下山。他经常跑步,体力不错。他的小伙伴们都没上来,在烤火的小木屋等着他。原来从小木屋岔开的另一条路是通往孔雀山隧道的另一个口,也就是几辆车停下来玩雪的地方,也有一条上山的道。保山大哥就是从那条路上来的,我们在小木屋路口道别,各自去了自己要走的道。

一路上看到没穿冰爪的人各种打滑,有人干脆屁降,坐在地上滑着走。穿着冰爪确实方便太多了,再一次感叹发明了冰爪的人,真是聪明,这个发明真的很科学!

可是等我再次走到封路的土堆时,我懵了,那里停满了车,哪一辆是他们的,那位男士又在哪里呢。没记住车牌号,也没记住那位男士长相的我,怎样才能找到他呢?我从第一辆车开始,一辆一辆的看过去,第二辆车里有人,但明显不是那位大哥。其他的车都空着,没人在车上,怎么办呢?我到哪里去找那位大哥?一直走到最后一辆车,仍然没有任何眉目。我不甘心,又折回来再看一遍,直到第三遍,仍然没有发现那位大哥的任何踪迹。我只好离开,跟这几个人的缘分从此中断,留在他们相机里的照片视频恐怕也只能被删除了。好郁闷!

离开后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直接向飞来寺方向驶去。多次经过飞来寺,却从未停下来看过日照金山,这次就补上这个缺憾。飞来寺附近的住宿都特别贵,并不是住宿条件好,而是订的人太多,房价都涨上去了。我选择车程十几分钟的德钦住下,那里相对便宜些,路程也不远。

希望明天是幸运的,希望能看到日照金山!尽管我徒步过梅里北坡,也看到过那时的日照金山,但和特意来看仍觉得有些不同,仍然十分期待。

PS:今天一整天都是大S去世的消息,真的让我很震惊,一开始还以为是恶作剧,接着被辟谣,可是看了几个新闻之后才发现是真的。人生真的太无常,珍惜当下,趁活着的时候多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想做的事,少留些遗憾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