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的夜晚灯火辉煌,城市的喧嚣在夜幕下依旧不减。然而,在市中心一座高档公寓楼前,一声沉闷的坠地声打破了这片热闹。一位路过的行人惊恐地发现,地上躺着一名男子,鲜血在他身下蔓延开来,周围的人们瞬间围拢过来,有人尖叫,有人慌乱地掏出手机报警。
陈昭、林宇、林薇月、陆沉、韩寒和孙鹏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到达时,现场已经被闻讯赶来的辖区民警初步封锁。林薇月立刻蹲下身子检查尸体,死者双眼圆睁,颅骨破裂,身上多处骨折,显然是高空坠落导致死亡。陈昭抬头望向公寓楼,这栋楼有二十多层,从尸体的位置大致判断,坠楼点应该在较高楼层。
孙鹏和林宇迅速进入公寓楼,向物业了解情况,并查看电梯监控,试图确定死者最后出现的楼层。陆沉则在周围仔细勘查,看是否有遗留的物品或其他线索。韩寒负责询问现场的目击者,收集坠楼前后的相关信息。陈昭嘱咐林薇月尽快确定死者身份,同时自己也在思考这起坠楼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真相,究竟是意外、自杀还是他杀?
林薇月通过死者身上的身份证确定了死者身份,他叫李铭,35岁,是一家金融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在检查死者衣物时,林薇月发现死者的手机屏幕已经摔碎,但幸运的是还能开机。她迅速将手机交给陆沉,希望能从里面获取有用的信息。
陆沉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部分手机数据。他发现死者在坠楼前曾和一个备注为“张总”的人有过频繁通话,最后一次通话就在坠楼前半小时。此外,手机里还有一些加密的文件,陆沉正在努力破解。与此同时,孙鹏和林宇从物业处得知,死者住在18楼,电梯监控显示,死者在坠楼前独自乘坐电梯到达了20楼。
韩寒从目击者那里了解到,坠楼发生得很突然,没有人看到死者是如何坠楼的,只听到了坠地的声音。现场没有发现遗书或其他异常迹象,这使得自杀的可能性降低。陈昭综合这些线索推测,死者前往20楼很可能是与某人见面,而这个“张总”极有可能与案件有关,于是他下令对“张总”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张总”名为张启山,是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老板,与李铭所在的金融公司有业务往来。陈昭带领林宇和孙鹏来到张启山的公司,见到了这位传闻中的“张总”。张启山看起来大约四十多岁,穿着一身昂贵的西装,见到警察时,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昭表明来意后,询问张启山在李铭坠楼前后的行踪以及他们之间的通话内容。张启山镇定地回答说,他和李铭确实在谈一个合作项目,但因为一些条款没有谈拢,所以通话有些频繁。至于李铭坠楼时,他正在公司加班,有多名员工可以作证。然而,陈昭注意到张启山在回答问题时,眼神闪烁,似乎有所隐瞒。
林宇和孙鹏对张启山公司的员工进行了询问,员工们证实张启山在坠楼时间段确实在公司。但一名细心的员工透露,在那段时间里,张启山曾独自离开办公室一段时间,具体去了哪里并不清楚。陈昭觉得张启山的嫌疑依旧很大,决定进一步调查他离开办公室的行踪。
陆沉在对李铭手机加密文件的破解上取得了进展。文件内容显示,李铭掌握了张启山公司一些非法金融交易的证据,似乎正打算向上级监管部门举报。陈昭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确信张启山有杀人动机。他很可能为了阻止李铭举报,将其骗至20楼并推下。
与此同时,林薇月在对尸体的进一步检验中发现,死者的指甲缝里有一些纤维物质,经过化验,这些纤维来自一种高档西装面料,与张启山所穿西装的面料成分极为相似。陈昭认为,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间接证据指向张启山,于是对张启山进行了二次传唤。
在审讯室里,面对陈昭出示的种种证据,张启山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他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张启山得知李铭掌握了他公司的非法交易证据并打算举报后,便以继续商讨合作项目为由,将李铭骗到了20楼的楼梯间。两人发生争执后,张启山一时冲动,将李铭推下了楼梯间的窗户,导致李铭坠楼身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