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间屋子里只有一张破破烂烂的旧木床,晚上经常停电,电灯不亮家里很黑,只能点油灯或蜡烛。
厨房又小又潮湿,若要做饭吃,便要一直添柴加火,火灭了就得拿一根竹筒,对着灶头猛吹,会冒出很多烟,烟雾弥漫地熏得人直流眼泪,呛得人直咳嗽。
这些房子就是她当年的乐园,现在有一些变成了外来工的家,隔壁很简陋的农民出租房里,住着一位少年,他的房间里很简陋,里面只有必须的生活用品。
除了一张宽大的床外,唯一值钱的,就是他窗前的那台破旧的电脑,少年很宝贝这台电脑,这是他所有生活快乐的来源,他用这台电脑工作,写文章,交友,看电影,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台别人看是破旧的电脑,已经伴随了它五个春秋了,已经成为他生活中密不可少的伙伴,如果没有它,少年也简直不敢想象他的生活是会变成什么样子。
阿会走过去和少年聊了一会儿,见打听不出什么,只好又回到这个屋子里来,所谓睹物思人,不禁又想起过去那个家。
以前家乡非常贫困,人们住着破烂不堪的茅草屋和破旧的瓦房,屋顶上的瓦片东一片西一片,有的好有的坏,一到下雨天,房子里到处都是雨滴。
那时的学校都是用破烂的土木建造的,夏天闷热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冬天寒冷的风吹到屋子里,使人感到寒风凛冽刺骨。
在她的记忆里,就在门外不远处,一间破旧、肮脏的茅草房里,住着一位好心的老人,衣服上补满了布丁,穿着一双发烂的草鞋,一头稀疏的白发。
如今他的茅草房空空荡荡,一张又臭又脏的毛毯上,放着一个破枕头和一两本脱了页的书,旁边一张已破出好几个洞的木桌,上边放着一口破碎出好几个缺口的碗。
还有两只沾满了残渣的盘,和一双又短又细的筷子,木桌右边有一只木头都腐烂了的柜子,老人却宝贝得不得了,就像里面有金银珠宝似的。
古街的老房子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只是裂痕已爬上了雕花的门窗,门窗已不再那么鲜亮,昔日宽敞明亮的明堂已织上了蛛网。
阿会在窗户里看了一下,马上确定这老人不在人世了,虽然里面有人走过的痕迹,但肯定是租房的外来工,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不是这样子。
若在那久远的年代,春光灿灿烂的日子里,阳光透过雕花的门窗,映在堂屋的地上,还可窥见老人安详的脸庞,漫步在街上,亦可闻到扑鼻的酱香。
楼下的地全部是砖头铺成的,但是在正对着屋檐的下方,砖上会看到每块都有着深度各不相同的水洞,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因为每逢雨天,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长期滴在砖上所造成的,它们锲而不舍,专注的滴在同一个地方,怎能不把砖滴穿呢?
从记事起她都很快乐,生活也不错,尤其那个电视机,俨然成了小伙伴们讨好她的专用工具,经常收到不少“孝敬”哩!
“哼!谁让你爸爸不去买呢?有好东西不给我吃,晚上不让你来看电视了!”
这是阿会的口头禅,而且屡试不爽,竟连蛮不讲理的邻家男生,也只好低声下气地哄着她,晚上好去她家看连续剧,平时非让她几分不可呢!
之前和楼下那些一样,五间大瓦房,院子的西边有一个小间的厨房,院子的东边,是爷爷最好伙伴住的地方猪牛圈……因为全家人靠着牠们种地生活啊!
院子的南边是邻居的房子,和一截不高的土墙,早先爷爷最喜欢打扫了,院里的土都被他扫掉了好多,低了很好几公分,后来才改用水泥。
老房子经常漏雨,一下暴雨水就滴滴答答地淌下来,而家里那时候便遭了灾,搬床的搬床,拿脸盆的拿脸盆,忙得不亦乐乎……要不然爸爸也不会下定决心重建。
虽然又脏又乱,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但房间格局极小,一家人只有两三间屋子,吃饭睡觉都在这里,人多便没办法住了。
房子建成现在这样,当时的确风光了好一阵子,再加上那电视机的“威风”,阿会的童年果然没吃苦,被小伙伴们捧得像公主似的。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也是这些原因,所以后来发生的事,他无论如何不能恨爸爸,尤其长大后,更觉得老人家有他的苦衷,做晚辈的爱莫能助啊!
他看着房子里的摆设,一会儿回忆过去,偶尔又推开窗户看看外面,当然……这地方根本看不出什么,老村和以前差不多,必须走到村庄外面,才能看到繁荣景象。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444
≈/div≈gt;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