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一直希望自己的姑姑王英有份正式工作,这样她们娘仨都能搞定城市户口,虽然马上就能获得一个正式采购员的身份,以此改变姑姑一家的生活,这样也不错了。经过一番商谈,两人最终达成了协议——用200斤野猪肉来换这个珍贵的工作。
谈妥之后,李来福看着王军专心钓鱼的模样,在一旁站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老弟呀,我先走了,去其他地方逛逛。”王军头也没抬,随口应道:“去吧,去吧。”随后,王军又和姑姑聊了几句家常,便全身心投入到钓鱼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王军的收获颇丰,差不多钓了100斤鱼,王英也不甘示弱,钓了四五十斤。
王军看了看天色,估摸着差不多快4点了,赶忙走到王英身边,说道:“姑姑,我先把这些鱼送回轧钢厂,到时候咱们再去街道办跟王主任说说换工作的事儿。”王英轻轻点头,回应道:“行,就依你。”王军迅速行动起来,他把鱼从鱼桶里小心翼翼地倒进自行车左右的筐子里,放好桶后,跨上自行车,临走前还不忘跟两个小宝贝打好招呼
王军骑着自行车,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轧钢厂疾驰而去。很快,他就来到了轧钢厂的食堂。食堂主任看到王军带着这么多鱼,眼睛一亮,问道:“这么多鱼,还没死吧?”王军连忙回答:“还没,还有气呢,不过也快了,我这是在什刹海钓的,骑着自行车一路赶来。”食堂主任听后,连忙说道:“行行行,赶紧安排人把先称重。”经过称重,刚好150斤。“行,150。”称好后,食堂主任立刻安排人把鱼放进了冷库,接着开了一张采购单子给王军。
王军接过单子,转身离开了轧钢厂,朝着街道办赶去。没过多久,王军就来到了街道办。一进门,就看到姑姑正与王主任交谈甚欢。王主任看到王军来了,热情地招呼他过来,还开着玩笑说道:“你啊,真是有本事啊,这么快就想着给你姑姑谋一个正式采购员的身份。”王英笑着回应:“霞姐,还没成呢,这不是还得准备肉呢。”王主任笑着摆摆手说:“以王军的本事,这肯定没问题。”王军听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告别了街道办,王军带着王英她们迈向了百货商店里售卖缝纫机的地方。
当王军站在柜台前,目光紧紧落在那些崭新的缝纫机上时,他仿佛看到了姑姑用这台缝纫机为家里创造更多价值的场景。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对售货员说道:“同志,给我来一辆缝纫机。”售货员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熟练地回应道:“一张票,180元。”王军早有准备,他动作迅速又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票和钱,双手递给了售货员。
售货员接过票和钱,仔细查验后,熟练地开好了票,随后安排工作人员去提货。不一会儿,崭新的缝纫机被推了出来。王军走上前,仔细地检查着缝纫机的每一个细节,从脚踏板到机头,从皮带到线轴,他都一一查看,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确认无误后,他心里就放心了。
此时,王军兴奋地转头对王英说:“姑姑,以后咱家里有了这缝纫机,肯定能派上大用场。”王英看着那台崭新的缝纫机,眼中满是欣慰与感动,轻轻点了点头。王军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将缝纫机搬到自行车旁边。王军轻轻的把缝纫机稳稳地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着对王英说:“姑姑,还有慧真,慧茹咱们一起回家!”
就这样,王军推着载着缝纫机的自行车,和王英她们一起缓缓走出了百货商店。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高兴的画面。
很快王军他们回到家中,安放好缝纫机后。马上来到厨房做出丰盛晚饭,就这样,王军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享受着这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香气四溢,一家人欢声笑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一天的疲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第二天清晨,在公鸡的打鸣声,将王军从睡梦中唤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简单洗漱后,便匆匆骑上自行车,向着轧钢厂出发。今天并不是周一,但王军依旧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对新一天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很快,王军就来到了轧钢厂,他轻车熟路地先来到了采购科办公室,和同事打了个招呼,简单交流了几句,确认今天没有紧急的采购任务后,便转身前往财务室。
王军手中紧紧攥着昨天那两张关于26斤兔子的采购单和150斤鱼的采购单,这可是他工作的重要凭证。走进财务室,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地工作着。王军走到财务科科长的办公桌前,礼貌地敲了敲桌子,说道:“科长,这是昨天的采购单。”
正在埋头工作的科长抬起头,微笑着接过王军递过来的采购单,仔细的看了看。
过了一会儿,抬起头对王军说道:“没问题,采购单信息都准确无误。兔子是2元一斤一共52元,鱼是0.5元一斤一共75元,总共127元。”王军听后,心里面算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没有问题。”
财务科科长听王军说没有问题,然后把数的钱递给王军,接着说:“你自己数数。”
王军接过钱后认真的数了一下是127元然后笑着说:“没有问题。”
从财务室出来后,王军感觉心情格外舒畅,他还有其他事情做,便急急忙忙骑着自行车出了轧钢厂,向着与姑姑约定好的地方前去,很快王军就到了昨天晚上和王英商量的地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