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时候,王军就从小世界取出200斤野猪肉放到自行车后面的2个筐中。很快来到地方就看到王英早已在那儿等候,王军赶忙喊了一声“姑姑”。随后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后,便一同朝着棉纺厂大门口出发。

当他们来到棉纺厂大门口时,李来福正站在那儿张望着。看到王军和王英的身影,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忙说道:“老弟啊,我还以为你们不会这么早来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走走走。”说着,他的目光落在了王军自行车的筐子上,开口问道:“这里面都是野猪肉?”

王军笑着回应道:“当然,当然没问题,分量足足的。”

李来福简单看了一下后满意地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道:“好好好,这样我就放心了,走走走,我带你们进去。”说罢,李来福便在前头带路,领着王军和姑姑走进了棉纺厂。

一路上,李来福和王军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言语间透露出对这批野猪肉的满意。很快,他们来到了采购科办公室前。李来福推开门,示意王军和王英进去。办公室里布置得简洁大方,一张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位中年男子,正低头看着文件。

李来福走上前去,恭敬地说道:“科长,这就是给咱们送野猪肉的王军和王英,肉我刚才检查了一下,没有问题。”

科长抬起头,目光在王军和姑姑身上打量了一番,随后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说道:“不错,小伙子办事挺靠谱的。这批野猪肉我们很满意,之前说的事儿,我也会尽快落实。”

王军听了,心中一喜,连忙说道:“那就太感谢你了,以后要是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科长摆了摆手,说道:“客气了,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科长就安排李来福带王军他们先去食堂称重肉的重量,没有问题后就带着王军和王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人事科。人事科的办公室里,李来福和人事科的负责人一番沟通后,便将王英入职的相关材料递了过去。负责人仔细地翻阅着材料,时不时地询问一些细节问题,王军和王英在一旁耐心地回答着。经过一番繁琐的手续办理,王英的入职手续终于顺利完成。

“王英同志,欢迎你加入我们棉纺厂采购科,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要一起努力把工作做好。”人事科负责人微笑着对王英说道。王英连忙笑着说:“谢谢领导,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随后,李来福又带着王英和王军来到了采购科。采购科里,同事们正各自忙碌着,李来福拍了拍手,大声说道:“各位,来认识一下咱们的同志,王英。以后大家要多多关照。”采购科的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围了过来,和王英一一握手拥抱,欢迎她的加入。王英有些紧张,但同事们的热情让她很快放松了下来。

在采购科稍作停留后,李来福将王军和王英送出了棉纺厂。站在厂门口,王军感激地对李来福说道:“李哥,这次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帮忙,这事儿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李来福笑着摆摆手,说道:“小事一桩,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告别李来福后,王军骑上自行车,载着满心欢喜的王英往家的方向赶去。一路上,微风轻拂,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曳,仿佛也在为他们庆祝。回到家后,王军稍作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跨上自行车,朝着轧钢厂返回。

王军又回到了采购科。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思绪却飘向了远方。他想起了一直藏在心底的那张神秘藏宝图。他悄悄地从小世界里取出藏宝图,小心翼翼地展开。藏宝图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满文,那奇特的字符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让人捉摸不透。看着上面的地形好像是东北地区某山某地,可对于不认识满文的王军来说,这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咋办呢?”王军眉头紧锁,轻声自言自语道。他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满文,心中不停的想着。他知道,这张藏宝图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看来要学满文了,下午先去图书馆看看。

这时,采购科的门被推开,李俊科长和王雪副科长结束会议回来了。两人脚步匆匆,脸上带着几分会议后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急切。李俊科长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座位上的王军,赶忙招手招呼道:“王军,有事麻烦你呀。”

正想着下午去图书馆的事儿,冷不丁被科长叫到,王军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精神饱满地回应:“什么事啊?”

两位科长对视一眼,王雪副科长率先开了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解释道:“是这样的,这不是厂里面缺粮食吗?需要采购科的人去东北那边采购粮食。现在呢,也就只有你空闲着,所以我们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王军听闻科长们希望自己一同前往东北采购粮食,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犹豫,赶忙开口问道:“我不去可以吗?”李俊科长闻言,表情严肃又带着几分语重心长,认真地说道:“眼下采购科里就你手头没什么紧急任务,况且你身为二组组长,理应扛起这份责任。”王军听李俊科长这样说,虽然心里还有些不情愿,但深知自己推脱不掉,便咬咬牙应道:“行,我就去吧。但我和谁一起去呢?不会就我一个人吧,我可没什么采购经验。”

王雪副科长在一旁笑着解释道:“不是你一个人去,还有我呢,再加上另外一位采购人员,一共三个人。”王军皱了皱眉头,思忖片刻后说道:“怎么,就三个人可不行,起码还得带几个保卫科的人员,这样路上才够安全。毕竟去东北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的,多几个人照应着总是好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