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四叔,请随我来。"朱雄英做了个请的手势,引导二人来到了他的试验室。

试验室内,几块灰白色的固体整齐地摆在桌上。朱雄英拿起一块,递给朱棣:"四叔请看,这是我最近研制的"水泥",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朱棣接过那块物体,仔细端详着:"看起来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有何用途?"

朱雄英解释道:"这种材料混合沙石和水后,能够形成一种极为坚固的整体。用它修筑的城墙和堡垒,比传统的砖石要坚固数倍,而且不易被火烧毁。"

"哦?当真有如此神奇?"朱棣明显来了兴趣。

"确实如此。"朱雄英点头道,随即话锋一转,"四叔此次平定高丽,想必对北方边境的防御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一直在想,若是能用这种水泥加固北方的防线,尤其是京师附近的长城和要塞,必能大大增强我大明的防御能力。"

朱棣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这种材料若要大量生产,恐怕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吧?"

"四叔所言极是。"朱雄英赞同道,随后转向朱标,"父亲,我有个想法。北方边防关系重大,需要既懂军事又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来主持。四叔在北方作战多年,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若由四叔负责监督水泥的使用和边防的建设,必能事半功倍。"

朱标听出了儿子的用意,微微点头:"雄英说得有理。四弟,你觉得如何?"

朱棣原本是来试探这位侄儿的,没想到反被对方看透了心思。朱雄英这番话,既是在恭维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在暗示愿意与他分享新发明的成果,更是在委婉地表达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若太子和皇太孙都这么看重,那我自然义不容辞。"朱棣沉思片刻后答道,"只是此事还需禀明父皇才行。"

"这是自然。"朱雄英微笑道,"等水泥的配方再完善一些,我便亲自向祖父汇报,请他下旨由四叔负责北方边防的加固工作。"

朱棣本想找出这位侄儿的短处,却被其周全的考虑和大度的胸怀所震撼。他不禁在心中暗自惊叹:这朱雄英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远见和智慧,实在不同凡响!

临别时,朱雄英又拿出一卷画轴,恭敬地递给朱棣:"四叔,这是我画的北方防线构想图。虽然粗略,但也许对四叔有所启发。"

朱棣展开画轴,只见上面详细绘制了北方边境的地形,标注了各个战略要点,并用红色标明了适合修建水泥堡垒的位置。这幅图不仅考虑了地理因素,还兼顾了军事策略,显示出绘制者深厚的军事素养。

"雄英,你......"朱棣惊讶得一时语塞,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少年,竟能画出如此专业的军事部署图。

朱雄英谦逊地说道:"图中有不少疏漏之处,还请四叔多多指教。"

朱棣收起画轴,郑重地说道:"好,我会仔细研究。若有更好的想法,再来与你商议。"

送走朱棣后,朱标看着儿子,赞叹道:"雄英,你今日应对甚妙。你四叔向来心高气傲,你既没有卑躬屈膝,也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恰到好处地给了他尊重和重任,确实高明。"

本章已完 m.3qdu.com